近年来,海城市高度重视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特别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以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以“青年讲师团”“红色讲坛”等宣讲品牌为重点,积极打造新时代理论宣讲矩阵,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海城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全面统筹 精心部署
海城市理论宣讲工作坚持以“三级宣讲”体系为依托,积极探索“带头讲”“分层讲”“品牌讲”理论宣讲新体系,多措并举,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声”入人心。
领导干部以上率下、率先垂范?;橹邢卮兑陨狭斓几刹糠⒒印巴费恪弊饔?,带头先学先讲,为全市宣讲活动作出表率、示范。
层层递进、上下联动。成立市委宣讲团、各单位各镇街宣讲团、村(社区)两委宣讲队,开展全领域全覆盖模式宣讲,各层次宣讲队伍采取作报告、专题解读、理论阐释、互动宣讲等方式,引领全市上下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突出宣讲品牌、增强宣讲效果。海城市积极推进理论宣讲品牌建设,以市委党校优秀骨干教师、返乡青年大学生、青年教师等群体为班底,打造“红色讲坛”宣讲团、“青春海城”讲师团、“心连心”百姓基层宣讲团,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一系列新思想新理论开展宣讲活动。
全域宣讲 层层深入
群众在哪里,宣讲队伍就聚合在哪里,宣讲阵地就延伸到哪里。海城市各级宣讲队伍面向基层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传”入千家万户,“播”到田间地头,“走”进人们心坎。
整合宣讲资源。海城市整合全市优秀理论宣讲人才资源,发挥老干部、基层理论骨干、先进人物、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作用,在不同领域开展全域宣讲。
扩大宣讲阵地。重点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村(社区)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农村书屋,采取“面对面、心贴心”的宣讲方式,到群众身边开展各级各类宣讲活动。
拓展宣讲途径。组织海城市接文镇等镇街,发挥“五老”“红马甲”等特色宣讲队伍作用,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农村”微宣讲等主题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鲜活生动的解读宣传。全年开展规模以上宣讲活动1200余场,基层互动式宣传宣讲活动8000余场。同时,通过“流动讲坛”等形式,进一步发挥“阵地”与“熔炉”作用,全域全范围传播党的创新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战略部署。
创新形式 占领阵地
海城市始终把传播党的声音摆在突出位置,在理论宣讲方式上不断创新,推出“线上+线下、主题+理论、文艺+互动”理论宣讲新矩阵,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
运用网络新媒体等平台,扩大宣讲覆盖面。组织市直部门所属自媒体“青春海城”“海城清苑”“海城微工会”等公众号,开设《学习二十大 青春进行时》《二十大报告学习笔记》《劳模工匠微宣讲》专栏,连载发布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宣讲内容。通过网络直播、网络视频、网上交流等形式加大宣传宣讲力度,做到全网跟进,在网上唱响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大合唱”。
利用“宪法宣传周”等重大宣传活动节点,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宪法法律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进网络活动。发放宣传学习资料7万余份,受教育群众11万余人(次),进一步扩大宣传宣讲覆盖面。
推动“诗赞二十大 圆梦千万家”元宵诗会等文艺活动、“礼赞二十大春联进万家”等惠民活动与宣传宣讲相结合,采用互动式宣讲,营造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浓厚氛围,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海城家喻户晓、入脑入心。(作者:中共海城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