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四川师范大学部分学生到岫岩开展“非遗+研学”活动,他们认真学习国家级非遗项目——岫岩满族剪纸技艺,切身感受非遗项目的文化魅力。非遗传承必须从青少年抓起,我们要创新开展“非遗+研学”活动,引导更多青少年自觉传承非遗文化。
青少年是非遗传承保护的中坚力量和未来希望。近年来,“非遗+研学”成为学校、家长和各级教育部门高度重视的工作,每到寒暑假、传统节日,很多学校会组织学生开展“非遗+研学”活动,让他们走近非遗项目,与非遗传承人广泛交流,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证明,“非遗+研学”是青少年了解非遗的有效载体,是推动青少年在爱上非遗项目、致力于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途径。
多措并举开展“非遗+研学”活动,确保非遗文化传承后继有人。有关各方要为“非遗+研学”活动创造良好条件,搭建研学平台,科学安排活动内容,组织非遗项目传承人现场讲解,确?!胺且?研学”活动常态化开展,取得实实在在成效。相关文化部门和单位要主动为非遗研学提供便利,做好各方面服务工作,让学生及家长满意。要鼓励学校创新开展“非遗+研学”活动,让这项活动覆盖更多大中小学校,成为研学游的重要选项,进而让青少年学生在非遗研学实践中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增强传承非遗文化的主动意识。(枫 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