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城市牌楼镇大旺村创新推出“垃圾变现”模式,引导村民主动将垃圾送往垃圾中转站兑换现金。这一做法让广大村民获得实惠,调动了村民参与农村垃圾治理的积极性。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也是广大农民的热切期盼。要答好这道时代命题,就必须解决好农村垃圾问题。治理农村垃圾的关键,就是要为垃圾找到去处。如果去处的问题解决不了、解决不好,经年累月、久而久之,垃圾必然要侵街占道,甚至是与农田“争地”,发生“垃圾围村”现象。近年来,鞍山市农村地区垃圾清运处理工作显著加强,垃圾治理水准得到极大提升。但由于个别村民环保意识差,配合意愿低,乱倒垃圾等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大旺村推出的“垃圾变现”模式,是一种创新尝试,充分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变“要我治理”为“我要治理”,形成了人人参与治理垃圾的良好局面,这种做法值得总结和推广。
实现农村垃圾可收集、运得出、能处理,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提高。要强化环保意识。农村垃圾治理,一定要让农民积极参与,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共同守护乡村之美,这样治理的成效才能得到长久保持。(观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