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第四批辽宁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鞍山市岫岩民间鼓乐、海城喇叭戏、鞍山快板书、老六路太极拳、海城牛庄馅饼制作技艺、千山彩塑彩绘、中医正骨疗法等20位非遗传承人榜上有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世代相传的一种活态的文化实践,存活于众多杰出传承人的技艺中。传承人是这种文化实践的继承者、创造者和传授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核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核心是“后继有人”。近年来,鞍山市在中小学中积极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非遗传承人走进课堂传播非遗文化,在中小学涌现出一些对非遗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好“苗子”。对此,非遗传承人功不可没。
非遗文化传承要从娃娃抓起,充分发挥非遗传承人“传帮带”作用。要打破传统家传模式的束缚,探索师承制与现代教育体系有机结合的新体制机制,更好推动非遗文化薪火相传。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现有的非遗传承人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对传承人在精神、经济和传承空间上要给予保障支持,为传承人解除工作和生活的后顾之忧,使之能够在创新发展的同时传播技艺,为鞍山市非遗文化发扬光大培养更多人才。(观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