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福建省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福建省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进入课堂的规定》,规定明确从今年的秋季学期开始,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含电话手表)进入课堂。学生确有需要将手机带入学校的,应当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允许带入学校的,学生应当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管理。未经允许带入学校的,老师应当代为保管,并及时告知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共同进行教育。
近年来,随着手机日益普及,学生拥有手机的比例逐年提高。但手机对青少年学生而言并非“刚需”,由于中小学、幼儿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习惯养成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自控能力较弱、价值观容易受影响,放任青少年过度使用手机,会对手机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进而影响到学生的正常学习和身心健康。比如偷玩游戏、刷手机消遣,分散专注力;网络信息鱼龙混杂,孩子又缺少辨别能力,很容易被带偏;很多眼睛近视、存在睡眠障碍等青少年学生,都有沉迷手机不可自拔的经历。对青少年来说,与同学、家人、师长面对面沟通,在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开阔视野、获得知识,才是最好的成长;阅读蕴含人类文明精华的书籍,才是最好的养分。通过立法禁止学生把过多的时间用在刷手机上,就是创造更多的机会,让青少年学生接触真实世界,在现实生活中健康成长成才。
中小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禁令即将落地,但也不能完全指望“一禁就灵”。确保校园生活不被手机占用,光凭一项法令是不够的,还要从多方面下手。例如学校要努力戒除教学中的“手机依赖症”,规定老师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学生不得利用手机完成作业。在学校里,老师就是学生的榜样,如果老师能够远离手机,对学生将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对于家长来说,要充分认识到沉迷手机的危害,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从根上杜绝对手机的依赖。(观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