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把握文化建设规律和文化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地位作用,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战略部署,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鞍山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ちΧ?。
文物和文化遗产是历史的“活化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截至2020年底,鞍山市共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门类92项,其中国家级11项,省级12项、市级69项。认定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19人,其中国家级传承人10人,省级传承人8人,市级传承人101人。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ご械闹匾凼?,?;ず谩⒋泻冒吧绞欣肺幕挪檬詹卦诓┪锕堇锏奈奈?、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努力回答好鞍山优秀文化遗产创新性发展的时代之问。
一是加强岫玉文化的发掘。坚持以岫玉文化研究为重点,积极推进岫玉文化的宣传推介,加强与电商产业的对接合作,推动岫玉文化结出更多硕果。
二是加强遗址遗存?;ぁM吵镂幕挪;ず统窍缃ㄉ?、经济发展、旅游开发,坚决守牢文物安全底线,维护文物资源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延续性。
三是做好文化品牌研究阐释。围绕汤岗子温泉、鞍山南果梨、岫岩滑子菇等特色品牌,提炼展示鞍山的独特文化标识。
坚持以文化人,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肮酆跞宋?,以化成天下?!弊⒅氐赖陆袒侵谢褡寮盖昀吹挠帕即?。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认真汲取贯穿其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要围绕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传统佳节开展系列文化活动,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和新媒体传播优势,推动更多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群众生产生活。同时,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课本。依托鞍山市各级各类学校,加强戏曲、书法、国画、武术等教育教学,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中华经典诵读等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坚持以文塑旅,推动文旅文创融合发展。
文旅产业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和依托。鞍山市的千山梨花节,可以说是文旅融合非常好的典范,它以千山风物为主脉,以“梨花节”为主题,打造了极具知名度、亲和度、美誉度的独特标识。在此基础上,要结合鞍山市实际,吸收借鉴其他地区文旅产业发展的经验,继续推动鞍山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
一是打造精品文旅线路。要紧扣历史渊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引入国风等元素,整合资源、串珠成链,精心打造独具特色的鞍山文化旅游线路。
二是大力发展文创产业。推进沉浸式演艺、非遗工坊、文化集市、国风短剧等文化场景服务,打造文旅文创融合业态新谱系,努力实现出圈出彩。要深入挖掘钢都文化、康养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创新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强化文创产业发展。要加强文化、文旅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为鞍山市文化文创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坚持开放交流,提升鞍山文化传播力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立足鞍山文化优势,积极对外展示鞍山的城市精神与秀美风景并济的文化形象。
一是着力讲好鞍山故事。要聚焦钢都、岫玉、温泉、评书等,打造具有鞍山特色、国际影响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形象。要深入解读鞍山文物和文化遗产背后的历史故事,生动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展示鞍山文化的时代风采。
二是加强对外传播能力建设。要创新传播媒介和传播途径,强化互联网思维,积极构建对外宣传推介鞍山文化的网络新媒体平台,推动更多承载鞍山文化特点的符号和文化产品对外传播交流,从而不断提升鞍山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为鞍山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作者:中共鞍山市委党校 白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