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传统诗词文化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浸润着整个中华文明的精华,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也是展示新时代风貌的窗口,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精神支柱。
传统诗词蕴含着大量先进文化因子和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具有立德启智、励志陶情、交流宣传等功能,鼓舞人们不断奋进,对于丰富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引导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激发正能量,提升精神境界等,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渡惺椤に吹洹分薪病笆灾荆栌窖浴?,唐代诗人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由此可见,中华诗词的价值取向的实用性源远流长,在当代,这种价值取向的实用性表现得更为突出。要通过继承发扬传统诗词的精髓,不断坚定文化自信,推动全社会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党的二十大报告论述了“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傲礁鼋岷稀鄙罨宋颐堑扯约岢趾头⒄孤砜怂贾饕宓墓媛尚匀鲜叮彩俏颐抢斫夂桶盐障敖叫率贝泄厣缁嶂饕逅枷氲墓丶?。对于广大文化工作者和传统诗词爱好者来说,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就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文化自信,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为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贡献力量。
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无论人生失意得意,都在诗文中展现出爱国主义的理想信念。我们通过读诗词、写诗词,体会诗词中的精神信仰,领悟诗者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努力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和丰富人生阅历的同时,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现家国与天下的情怀。家国情怀不只是古诗文中的振臂高呼,更是我们所有人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集中体现。我们要利用手中的笔,传承和弘扬诗词文化,寄情托志,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进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让文化自信在人民群众心中扎根生长,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作者:鞍钢集团教育培训中心 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