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鞍山市多所小学劳动基地里的果蔬陆续成熟,学校抓住这一契机,在学生中开展“泥土教育”。学生们亲手采摘、品尝自己栽种的果实,在劳动中认识时节变迁、体验辛勤付出、分享丰收喜悦。这种接地气的教育方式,不仅锤炼了孩子的品格,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更磨砺了不畏困难的意志品质。
“泥土教育”是一种通过与土壤接触的实践活动,实现自然认知、劳动技能培养和身心发展的教育模式。它涵盖自然体验、耕读教育、劳动疗愈等形式,近年来得到广泛推广,成为促进“五育融合”与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在翻土、播种、浇水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习农业知识,更在汗水中领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目前,鞍山市不少中小学都开辟了劳动基地,如何用好这些资源是关键。学??山投逃胙Э平萄嘟岷?,在科学课上观察植物生长,在语文课上书写劳动感悟,让知识“活”起来。要设计阶梯式劳动任务,低年级学生参与简单采摘,高年级学生尝试种植管理,确保教育内容符合年龄特点。此外,还可邀请农技人员进校园指导,或组织家庭亲子种植活动,形成家校共育合力。总之,让孩子脚踩土地,心向阳光,这份来自泥土的教育,必将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注入坚实的力量。(观 海)(来源:鞍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