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公园文化演出季近日启动,沉浸式的演出形式,为市民带来全新的文化体验。这种将艺术融入城市公共空间的尝试值得肯定,同时也为进一步创新发展公园特色演出提供了新思路。
公园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不仅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更应该成为传播优秀文化、丰富市民精神生活的重要阵地。要提升演出体验,强化互动与沉浸感。以往的公园演出虽然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但主要以单向展示为主。现在,有关方面加强了演出的互动性,通过设计一些环节,让观众从单纯的观看者变为参与者、表演者。要在沉浸式特色上继续尝试和探索,比如借助灯光投影、全息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与公园自然景观相结合,为观众打造独特的视听体验。同时,利用直播、短视频等平台进行线上传播,扩大演出的影响力。在节目编排上,可以更多地融入本地文化元素,将鞍山市的工业文化、民俗风情等通过艺术形式展现出来,既能增强演出的吸引力,又能起到文化传承的作用。
发展公园文化演出,要建立长效机制,鼓励多元参与。要建立常态化的公园演出机制,除了集中性的演出季外,可以在平时的固定时段开展小型表演,或在重要节假日策划主题演出,让市民养成可预期的文化消费习惯。要向社会广泛征集演出创意,为业余艺术团体提供展示平台,激发全社会参与公园文化演出的积极性。要多邀请知名艺术家进行指导,提升演出的艺术水准。要完善配套服务,围绕演出开发文创产品、设置临时餐饮点等,在满足群众观看需求的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发展公园文化演出,不仅是文化惠民的具体体现,更是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市民幸福感的有效途径。只要各方共同努力,公园演出必将成为联结城市与文化、传统与现代的重要纽带,为打造富有活力的城市文化新空间注入新内涵。(常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