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立山区灵山街道困难居民刘宏因手腕骨折送医后治疗顺利,在灵山街道和东环社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出院了。59岁独居、身患精神疾病的刘宏在18年间,街道社区成了她最后的亲人,稳稳地托举着她的生活,让她再无后顾之忧。
2007年,灵山街道工作人员在入户排查时发现了刘宏。刘宏患有精神类疾病,独自一人生活,基本丧失自理能力。了解情况后,灵山街道民政系统与市精神卫生中心取得联系,帮助刘宏办理低保后,将她送到精神卫生中心生活和治疗。18年间,街道、社区每个月都会到精神卫生中心去看望她,每逢传统节日,还会给她送去节日的礼物。街道、社区与刘宏的主治医生建立长期联系,一旦病人有任何问题随时沟通。18年间,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一直有所调整变更,但是对刘宏的关心和关照却从未停止,在工作人员的接力关怀下,这位失去全部直系亲属的特殊群众始终感受着社会的温暖。
日前,灵山街道民政部门接到市精神卫生中心的紧急来电,刘宏因为意外跌倒致手腕骨折。街道与东环社区工作人员迅速赶往精神卫生中心,仅用30分钟便完成跨院转运,在综合性医院开通“绿色通道”为刘宏救治。面对患有重度精神疾病、情绪不稳定的特殊患者,工作人员连续多日往返医院,密切监测治疗进展,让刘宏接受治疗并顺利出院。
据了解,近年来,灵山街道创新构建“主动发现+精准帮扶”工作体系,组建由民政专员、社工志愿者、网格员构成的走访队伍,对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等8类特殊群体建档立卡,通过定期“扫楼”排查,及时掌握需求。近三年累计办理低保救助158户229人,形成“政策托底+情感关怀”的全方位救助模式。(来源:千山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