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区对桩石村的杨娜,2019年毕业于辽东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后,她主动回村工作,目前担任村“两委”委员。几年来,她扎根对桩石村,实心实意为家乡谋发展,让小村庄一点点有了名气。
杨娜发挥专业优势,主动向村内长辈了解祖树文化,积极查阅村内相关资料,向前辈学习经验,形成村内第一篇统一解说词;回村以来,她积极参与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使村里黑色路面全覆盖,新建3号民宿为游客提供舒适的休息住宿环境,新建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千山站助力乡村振兴,村内购置20台旅游观光车为游客提供服务。
2021年,辽宁地区首个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落户对桩石村。作为村“两委”里唯一的95后干部,工作站从初期到建站到落成,她全程参与沟通,得到领导的高度认可并担任了工作站的地方站长。一方面负责清华学子来鞍的服务保障工作,确保所有实践内容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负责工作站日常维护及活动开展。
建站前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优秀毕业生、工作站设计者岳金龙陆续驻村3个多月时间,她全程陪同走村入户,了解当地建筑风貌及村民需求,参与工作站功能区规划建设。工作站村史馆的内部展区便是由她带着工作人员规划的,查阅大量资料,反复校稿,共同完成。截至目前,她先后接待11批、140余名师生来到千山区开展实践锻炼;参与制作50余件文创产品,绘制文化墙提升村内村容村貌,设计地面标识7处,网红打卡点6处。
她还广泛参与工作站课题研究,先后参与了《创新优化南果梨产业发展新路径》《乡村清洁能源与环境健康基础研究平台建设》等专业调研报告的撰写。与合作社一起和清华学子共同搭建了工作站电商平台“清华千山站”“对桩石农二代”,针对南果梨储存难、不易运输等困难,采用线上直播方式和延伸产业链成功制作出南果梨膏;与学子们共同学习,从零做起,帮助村内果农销售南果梨。
她认真处理村民每个诉求,关心关爱村里高龄老人生活,帮助困难家庭申请临时救助、低保、特困,争取每件事情马上办马上结;针对有困难、身体不便的家庭,实地了解情况,做到给村民最大便利为村民办实事。凭借这些努力,杨娜荣获2023年度“鞍山好人·身边好人”称号。(鞍山日报)